林浩天立刻接话:“马科长,价格我们可以再商量!而且,我们在付款方式上,可以为厂里充分考虑!”他看了一眼颜旭。

        颜旭会意,从公文包里拿出那份关于银行承兑汇票的说明,推到马卫国面前。“马科长,我们了解到厂里流动资金有周期。我们愿意接受银行承兑汇票结算。比如,合同签订后,您这边可以开立一张六个月期的银行承兑汇票给我们。这样,厂里这半年内无需动用大笔现金,可以有效缓解资金压力。”

        马卫国拿起那份说明,眯着眼看了看。这个提议显然触动了他。作为国营厂的供销科长,如何在不占用过多当期现金的情况下完成采购任务,是他重要的考核指标之一。银行承兑汇票,他并不陌生,只是以往多是和大厂或者有背景的公司打交道时才用。

        “银行承兑汇票……”他沉吟着,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你们个小公司,能接受这个?而且,这汇票开给你们,你们能等到期?”

        林浩天赶紧说:“马科长,只要能促成合作,方式我们可以灵活处理。关键是帮厂里解决实际问题!”他没敢提贴现的事情,那是不能摆上台面的。

        颜旭补充道:“我们看重的是和贵厂长期合作的机会。这次的项目,我们可以作为样板工程来做,确保质量和后续服务。”

        马卫国靠在椅背上,目光在颜旭沉稳的脸上和林浩天急切的表情之间逡巡。办公室里一时只剩下吊扇的吱呀声和窗外隐约传来的机器轰鸣。时间仿佛过得很慢。

        终于,马卫国直起身,拿起钢笔,在旭日通讯的报价单上划拉了几下。“价格,再降五个点。付款,按你们说的,开六个月的银承。能做到,这个单子就给你们做。”

        林浩天心头一紧,降价五个点,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他看向颜旭。

        颜旭脑中飞快地计算着。降价后,毛利更薄,但如果能顺利拿到这张银行承兑汇票,他们或许可以通过某种渠道提前变现,虽然要损失一部分贴息,但能立刻盘活资金,投入下一个项目。这更像是一场关于资金周转效率和未来机会的赌博。

        他深吸一口气,迎着马卫国的目光,郑重地点了点头:“可以,马科长。我们接受这个条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