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更天时,张廷玉三人齐聚乾清宫西暖阁。烛火通明,奏折堆叠如山。经彻夜查证,原来此次查抄乃刑部尚书李卫联合内务府大臣阿尔松阿私自行动,借口“查获谋逆书信”,实则并无圣旨授权。更令人震惊的是,那所谓“谋逆书信”,竟是伪造之物,笔迹模仿弘时,内容直指“欲效前明靖难故事,清君侧,废昏主”。
胤?看完呈报,怒极反笑:“好一个‘清君侧’!朕还没死,他就敢打出这个旗号?是谁教他的?还是说……有人巴不得朕相信,弘时真有此心?”
张廷玉跪奏道:“老臣斗胆直言,此事蹊跷。三阿哥虽有结交官员之举,但从未涉及军权,更无兵马在握,何来‘靖难’之能?此信明显系构陷。而李卫素来刚直,却不该在此时擅自行动,恐被人利用。”
鄂尔泰亦道:“臣疑李卫背后另有主使。阿尔松阿近年与廉亲王旧部往来密切,而廉亲王虽已故去多年,其门生故吏仍在朝中盘踞。若借此案掀起波澜,或可动摇圣心,重开储位之争。”
田文镜沉默片刻,终是开口:“陛下,臣以为,眼下最要紧的并非追查真凶,而是如何善后。三阿哥已被拘押,百官瞩目,若处理不当,恐惹群议沸腾。不如顺势而为,将计就计,借此事肃清朝堂,剪除朋党余孽。”
胤?闭目良久,终是睁开双眼,目光如电:“你们都想错了。真正危险的,不是李卫,也不是阿尔松阿,而是那个能让这些人同时出手的人。朕不信他们会毫无联系地在同一夜发难。必有一人在幕后串联,等的就是这一刻??等弘时犯错,等朕犹豫,然后以‘忠君’之名行‘废储’之实。”
殿内一片死寂。
后纤上立于帘后,听得分明。她终于明白,这场风波早已超出家族恩怨,甚至超出了皇子争权的范畴。它是一场针对皇权的试探,一场由多方势力共同推动的政治风暴。而她和她的家人,不过是其中一枚棋子,被推至风口浪尖,任人摆布。
天明之后,胤?下旨:
一、严惩擅权之臣:李卫革职留任,戴罪查办;阿尔松阿削爵罢官,交刑部议罪;
二、释放三阿哥弘时,仍闭门思过,不得擅自出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