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爷走后,西园陷入一种诡异的寂静。白日里翻箱倒柜的喧嚣仿佛从未发生过,可每一块被撬开又勉强合上的地板、每一本散落又被草草归位的书册,都在无声地诉说着这场风暴的余威。程纤月没有回房,而是独自坐在东厢书房的门槛上,手中攥着那封曾险些将她推入深渊的信纸??如今已被十四爷取走,只留下指尖残留的一丝凉意。
她知道,自己已经踩在刀锋边缘。
但更让她心惊的是,十四爷最后那句“我会尽力拖延清算”,像是一道微弱却真实的光,照进她几乎熄灭的希望。他没有否定她的设想,也没有当场斥责或告发,反而默认了局势尚有转圜之地。这说明,在皇权与亲情之间,胤祯的心,并非全然冰冷。
夜深人静时,绿芜悄悄送来一碗热粥:“主子,您一整天都没吃东西。”
程纤月摇头:“我不饿。”
“可您得撑住啊!”绿芜声音发颤,“今儿要不是十四爷及时赶到,您现在已经在慎刑司了!那里……进去的人,十个有九个出不来!”
程纤月终于抬眼看向她,目光平静如水:“我知道。所以我更要清醒地活着,不能倒下。”
她缓缓起身,走到书案前,点燃烛火。昏黄的光晕中,她取出一张素笺,提笔蘸墨,开始书写。不是诗文,也不是家书,而是一份详尽的西北边情摘要??这是她多年来暗中收集整理的情报,源自偶尔听四阿哥提及的军报片段、宫人口风泄露的消息,以及她通过旧日娘家门路辗转抄录来的邸报残页。
她记得四阿哥曾说过一句话:“西北不稳,终是国患。”
那时他还未失势,掌管户部,主持过一次对甘肃旱灾的赈济,成效显著,康熙曾当众嘉奖。若说能让皇上重新动容的功绩,除了平乱,便是救民于水火。而如今,西北正逢大雪封山,粮道中断,数万百姓困于饥寒,已有流民暴动之兆。朝廷虽派官查办,却因路途遥远、官员推诿,迟迟未见实效。
“如果有人能在这时候送去救命粮……”她低声自语,“以四阿哥之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