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外面有一整圈围墙,把这三进房子围在一起;

        有左右两排护厝——也就是纵向分布的两排厢房,以及分隔厢房和主体建筑的长长巷道;

        沈乐完全可以认为,第三进和前两进并不属于同一栋建筑,甚至不属于同一家的房子。

        但是,两栋房子的建筑结构,风格,相呼相应,又存在微妙的对称,跟照了个镜子似的……

        沈乐好奇地绕了进去。一圈转下来,恍然大悟:

        这个宗祠,是非常罕见的男女祠的结构。男祠在前,女祠在后,男人们在第二进祭祖,女性也在第三进祭祖;

        男祠供奉家里的始祖和有贡献的先人,女祠,在供奉之外,还承担了养赡的职责:

        看女祠左右两边,一间一间阴暗逼仄的小房子,看楼梯紧锁的二层楼阁,再看密密麻麻排列的织布机,沈乐有理由相信,这是家族女性守节的地方。

        而最让他心神震动的,还是女祠牌位前方,一条漆黑油亮的大梁:

        沈乐甚至不用开灵眼,也不用进入冥想视角,站在梁下微微仰头,就能“看”见梁上垂挂下来的,一条一条密密麻麻的白绫。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