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金灿灿的,看着除了金碧辉煌,完全没有历史痕迹,你是在修复文物,不是给庙里修佛像!”
“这彩绘的设色也过于饱满了!过往留存的痕迹,你是一点都没留啊!”
“这石质酥松的部分,你怎么修复的?往上打孔,往里打锚杆的痕迹,我一点也没看到!”
“缺损部分你是怎么粘接的?用的什么材料?我没有看到你的实验记录!”
沈乐:“……”
我现在说,是往上倒石粉,然后让石矶娘娘帮忙固化的,还来得及吗……
最后,教授们对这个半残体的佛像,给出了一个总结性的价值评估。简而言之就是:
“它本来能定到三级文物的,给你这么毛手毛脚的一修,最多最多,也就是一般文物了!降级了!”
沈乐老老实实低头。还好还好,只是“原本可以定三级文物”。
如果老师们知道这是明朝初代晋王让人造的、佛像面容根据马皇后塑造、在王府供奉了几百年、之后又沦落秦淮,被秦淮名妓们供奉了几百年……
那就不是三级文物的问题了,无论如何,至少也得是二级文物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