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渐地,有年迈流落的老伎,得到消息,投奔来此。也有正当年的歌姬,捐出金帛,为佛像妆金绘彩:

        “等我们年纪衰迈,若是幸脱风尘,希望能够归于此处,平安终老……

        设若不幸,也希望这里,能够供奉我们的牌位,能够安葬我们的骨灰……或者,至少为我们念一卷经……”

        一年一年,一代又一代。盛妆女子,女尼们口中的“顾姐姐”,嫁与高官,庇护了这个小小的庵堂第一代;

        之后,不断有幸运的风尘女子,走进庵堂,脱下华服,在佛前落发。

        佛像上的金箔,一层一层,越来越厚,而她们,也在佛像的注视下寻得了安宁……

        上一章有人质疑明晋王的子孙都被养猪了怎么会抵抗的事情,是猫咪不对,猫咪没有贴史料:

        《明史·列传第四·诸王》:

        新堞,恭王七世孙,家汾州。崇祯十四年由宗贡生为中部知县。有事他邑,土寇乘间陷其城,坐免官。已而复任。署事者闻贼且至,亟欲解印去,新堞毅然曰:“此我致命之秋也。”即受之。得贼所传伪檄,怒而碎之,议拒守。邑新遭寇,无应者,乃属父老速去,而己誓必死。妻卢氏,妾薛氏、冯氏,请先死。许之。有女数岁,拊其背而勉之缢。左右皆泣下。乃书表封印,使人驰送京师,冠带望阙拜,又望拜其母,遂自经。士民葬之社坛侧,以妻女祔。先是,土寇薄城,县丞光先与战不胜,自焚死。新堞哭之恸,为之诔曰:“杀身成仁,虽死犹生。”至是,新堞亦死难。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大众文学;http://www.zgfqzy.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