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乐磕磕绊绊,修修补补,终于把它们大致拼合完整:
七零八落的3D打印版陶块,用石膏勉强粘合在一起,呈现为一座陶屋——或者说,一座陶器院落。
不大,和黄玉桐展开真身的样子比起来,那是半点都不大。长大约110厘米,宽80厘米,里外里三进院落,还带了一点儿田地:
前后两进是单层房屋,中间一进有楼阁,院落周围有角楼,宅门口有人当门而立。
水田,旱田,水井,沟渠,历历在目。水田边上卧了一头老牛,水井顶上有辘轳,有妇人弯腰打水。
沟渠边有人捣衣,大宅楼阁上有人吹笛,院子里趴着狗子摇尾吐舌,宅子边缘的猪圈里,两头小猪拥挤争食……
整个建筑高低参差,错落有致。宅内人影、器物、陈设,宅侧仓囤、猪圈、羊圈、鸡棚,入目所见,俨然是一幅乡村生活的画卷。
“感觉这玩意儿只碎成了不到一百块,真是老天爷给我脸了……”
沈乐默默叹息。就这么大一件陶楼,他自己想做一个,做出来的零件都绝对不止一百个!
每个做好,拼成小块,进窑烧制。一个个小房子,一块块院墙烧制好以后,把它们粘接起来,进窑烧第二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