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文物,成百上千年在地底下沉睡得好好的,在古墓当中安安稳稳的,偏偏就是毁在重见天日的一瞬间。

        就像当年打开定陵的时候,那些精美的袍料,缎匹,精致的缂丝龙袍,全都在专家们的目光下碳化,碎裂,化为齑粉;

        那一箱箱宝贵的书画,当场黯淡,氧化,变脆,在专家们手中蜷曲起来,碎成一地尘埃;

        凤冠一块块洒落在地,宝石缺失,金丝断裂,尸骨蜷缩在发霉的锦被里。

        勉强算是保存完好的玉器、瓷器,经过第一波氧化的冲击,其实也七零八落……

        那一次发掘定陵的惨痛教训,在考古专业,在文物修复专业,被反复宣讲,每一个学生都耳熟能详。

        甚至隔壁历史系,提到某位著名历史学家,教授们也忍不住要嘴一下:

        “他为我国的历史研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

        但是,但是。沈乐一个人进行探查?探秘?探险?的时候,就忘了这些掌故,忘了这些考古发掘中的必然原则、必备步骤。

        眼看着瓷剑飞起,对准玉枕一划,他竟然没想到玉枕是空心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