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就是风量不足么,我能呼风,能控制风漩!
“总之,您带我把烧窑的流程走一遍就好了,成功率什么的,不用您操心!”
那……行吧。天大地大,金主最大,哪怕要亲手干活,那也是出钱的金主。
把桩师傅仔细指点,沈乐拎砖头,和泥浆,搅拌瓷土,先把瓷塔在窑炉里安顿好,再一个口令一个动作,搭砖头,封窑——
宽0.8米,高1.8米的窑门,总面积不足2平米,沈乐却花了足足大半天的工夫,直到傍晚时分才把窑门封上。
这封窑也不是完全密封,而是要留出投柴孔,通风孔,观察的眼子,方便窑工观察窑内情况。把桩师傅在身边不停唠叨:
“搭稳了!搭稳了!这窑门塌了可了不得!”
“千斤窑门,四两窑,窑门就是窑火的命门,这是一点点都不能疏忽的!”
“再糊一层泥!泥浆再浇一层!别嫌它太厚,等火烧起来,外面糊的泥浆薄了,封不住火!”
投柴孔位置的高低,泥浆的厚度,甚至整个窑门的搭建方法,每一样都有说道。
这个沈乐就完全不懂了,只能一个口令一个动作,一边封窑,一边努力和窑里的瓷塔沟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