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荒郊野外,周围大片大片都是荒地,你倒垃圾也不会找个固定地方。大概率就是站在山梁上面,顺手往下一倒——

        这个地方气候特别干燥,灰堆堆积背风向阳,才让这些遗物得以保存至今,我们在别的地方,也发现过这样的灰堆……”

        说着就蹲了下来,一手小铲子,一手小刷子,开始工作。在沈乐眼里,看上去都差不多的土堆,被他轻巧分开:

        “这上面应该是自然风积沙土……没有经过人类的影响,自然风化,自然沉积……

        再下面就是烧出来的灰了,来,你来看看,这是什么?”

        沈乐完全看不出来,展开精神力努力感受,也只能感觉到它里面有残存的火气,应该是焚烧的结果。

        幸好教授考问的也不是他,旁边两只手伸了过来,各抓了一把灰土,在指尖捻了几捻,又捧起来嗅闻、拿放大镜细看。

        看那样子,要不是戴着口罩,说不定还会直接送到嘴里尝尝……

        “大部分应该是蒿草灰。”一个女生抢答。一边回答,手指一边轻轻搓动:

        “灰质细腻,发黑、触感发涩,残存部分相当细碎,呈现片状,和当地蒿草、芦苇烧成的灰比较相似。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