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乐一边纠结,一边猜测。事先看过多少材料、多少视频,也比不上自己动手试验一次:

        背下来太多资料,真正上手了,还是慌的!

        “没事!一般器物,可以鎏银两三遍,有些特殊器物,五遍六遍七遍都有!我反正有钱,有闲,反复尝试就完了,不怕!”

        靠着钞能力带来的无限试验次数,沈乐一遍一遍,来回折腾。

        渐渐地,他终于掌握了加热、倒硫酸、关火的时机,靠着肉眼和精神力观察双管齐下,做出了反应充分的细腻银汞齐;

        他涂布银泥的控制力越来越强,小铲子抹过,可以一次到位,不至于坑坑洼洼,多一块少一块,也不至于多一堆疙瘩;

        书上说的“银泥比金泥发糠,在鎏银纹饰当中,往凹沟涂抹银泥,要比金泥多推抹几次”,找到了合适的量与厚度;

        至于“烤黄”,也就是加热鎏银后的器具,把银汞齐上面的水银烤掉,那也掌握到了完美的时机:

        一次鎏银完成,甲片上面的银色厚薄均匀,不见凹凸不平,也不见疙瘩毛刺。

        再用专门的玛瑙轧子横竖交错,一道一道来回轧过去,整枚甲片亮闪闪,光灿灿,鲜明耀眼。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