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火中颠沛流离的中年,不改初心,传承技艺的老年……
直到最后的最后,病榻上仍然在操纵木偶。
给年幼的小孙子唱着戏曲,手把手地,教导他怎么让木偶走路,跳舞,翻跟头,看着他用稚嫩的小手,笨拙地拉动丝线……
而最后的记忆,是老人卧在病榻上,手指轻轻牵拉着着木偶。
而小孙子挨在老人膝边,左手握拳与双眼相平,右手握着空拳,在大腿外侧右上方一下一下来回运动,假装拉着二胡给爷爷配音:
“有生之日责当尽,寸土怎能够属于他人……”
视野亮起的时候,沈乐发现,自己已经回到工作台前。修复完成的木偶横陈在桌面上,眼波盈盈和他对视。
那一点朱砂痣,如同老人家的心头血,印在了木偶的眼角,也印在了木偶的心头。
沈乐舒了一口气。这次的记忆,不是之前那种袖手旁观,看电影式的,而是沉浸式的身临其境。
削木偶的时候,手指按着刀背削过去的每一刀,操纵木偶时,丝线勒在手指上的每一分反馈,都仿佛是他亲手在做,而且做过不止一遍,做过十几年,几十年。
如此之多的记忆,让沈乐立刻有了种“我上我也行”的感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