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先打报告,打申请。确切地说,先要申请对这一样文物进行研究:
它的年代,它的材质,它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它的大致残损状况,是否值得修复……
报告打上去了,批复下来,才能立项,才能对它进行一些深入的研究,比如在上面取样,进行各种材料学研究;
退一万步说,进行研究是需要研究经费的,没有项目就没有研究经费,没有研究经费就做不了实验,做不了实验就发不了论文……
表面观察,取样研究,无损研究,这一套下来,往往就是几个月、大半年过去了。
然后,把研究结果写成报告,向上面汇报,申请结题。结题之后,再申请下一阶段的项目,修复这件文物……
一个文物修复工作者,手艺要有,申请也要会写。不会写报告,拿不到研究所项目、博物馆项目、国自然项目,一辈子都别想升迁!
沈乐身为研究生,写论文、写报告也是本能,格式都不用另外去找。唯一的问题就是……
“老师,实验室里的仪器,能不能借我用一下?”
沈乐诚恳地询问。没有仪器,做不了实验,就没办法解析物品材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