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调色差一点儿,瓷器上流过来的气息,就弱一点儿;调色接近一分,瓷器两边流过来的气息,循环就更顺畅一分。
没办法,为了百分之百的效果,肝吧!
沈乐只好停下工作,再回去翻课本,翻资料,翻论文。这一翻,许多学过就忘掉的知识,才纷纷回到脑子里:
哪怕是白瓷,肉眼观察到的颜色,也包含了底部的胎色、表层透光度较强的釉色,以及釉层中的气泡互相叠加,呈现出的颜色。
调色过程中,要掌握光线的反射、漫反射等光学基本原理,对事先调好的釉色,进行一定的调整,或者偏黄,或者偏蓝……
怪不得瓷器修复,涂釉是一项专门艺术!明明看着差不多了,涂上去一看,还是不一样!
沈乐涂了擦,擦了涂,来回折腾能有二三十次,才把釉色涂到满意。
所有擦洗干净、修复好的瓷盘瓷碗瓷壶瓷杯,整整齐齐,放回架子上面,独属于厨房的那个托盘里。
至此,所有瓷器修完,所有小摆设修完,所有非榫卯结构的小家具修完。
沈乐运动灵眼,细细查看。这些修复过的小摆设,按照片记录过的位置摆好,一层一层,放在和玩偶屋里对应的层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