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我一个专业人才,靠淘宝客服指导干活?!(求订阅)

        沈乐微微闭上眼睛,回忆着记忆当中,在灯下为妹妹制作玩具的年轻人,念头始终不能通达。不行,遇事不决问电脑!

        他索性放下玩偶们,扑到电脑面前,一通检索。这一检索,还真大开眼界:

        原来,bjd娃娃虽然是在20世纪末量产,它的起源,却要追溯到更早的欧洲。

        20世纪30年代,德国超现实主义艺术家汉斯·贝尔默,,开端制作真人比例的人形偶。

        1934年,贝尔默出版了一本书《Diepuppe》,其中包含了10幅人偶的黑白照片。

        人偶身上皆组装“球状关节”,能随心所欲地,扭曲成各种姿势。

        当然,因为超现实主义,和控诉某些东西的关系,这位艺术家存世的人偶,多少有点不符合日常的审美……

        不管怎样,这位大佬的作品至少证明了,球形关节人偶在20世纪30年代,技术上已经没有难度,而且技术上也有传播开来的可能。

        玩偶屋的制作者,如果看到这本书,或者听人提过的话,要做出球形关节,也是有可能的?

        毕竟,球形连接,或者半球形连接,在机械装置上面,也是存在的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