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把小木偶留在身边,让它给自己打个下手。这时候再想干活,已经头昏眼花,完全没心情对付那些缩微家具,只好把注意力转向了玩偶柜:
啧,这个玩偶柜,旧得有点厉害啊。柜子上的朱漆,本来是非常庄重的颜色,现在却已经斑斑驳驳,许多地方的漆皮都翘了起来。
“这拆都不好拆……稍微动一动,漆皮就敢给你往下掉……”
而且,文物修复人员,修漆面可不像普通木工,直接把残余漆面铲掉,然后刷刷刷刷,再上一遍或者几遍油漆。文物修复,要求精细得多:
那些开裂、翘起、卷曲的漆皮,得像粘书画残片一样,一片一片地粘回去!
沈乐郁闷地叹了口气。他之前跟导师做古建筑修复,那玩意儿没那么尊贵,掉点漆皮就掉点漆皮。
那些做文物家具修复的大佬,是怎么在拆开——掉漆皮,和不掉漆皮——拆不开之间平衡的?
沈乐模拟了一下,不得要领。他上网搜索了一下论文,嗯,论文帮助有一点儿,但不多:
有一篇故宫博物院大佬写的,《填漆戗金夔龙纹长桌工艺分析与修复》,讲到了漆皮修复方面。
特别指出,工作顺序是要先贴漆皮,再除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