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用绚丽的视觉语言和大胆的叙事结构,将中国末代皇帝溥仪的一生转化为一个关于权力、自由与身份认同的普世寓言。”

        这就暴露出来了。

        凯尔这篇影评显然是对《末代皇帝》的称赞,赵振开心情大好,接着往后看去:

        “在我看来,《末代皇帝》的最成功之处,在于它完整讲述了一个‘人’的故事。”

        “在写这篇影评之前,我想去多了解一些电影的背景、人物的背景,于是我去请教了一些我的研究东方历史的朋友,其中不乏有来自中国的专家、学者。”

        “从他们那儿我听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他们说,中国史书处理皇帝的方式,向来是用简单的两分法,要么是明君,要么是昏君,没有中间地带可言。”

        “至于溥仪,那要被归于昏君的那一类里头去,一说到他,懦弱、昏庸、叛国等头衔立刻就扣上去了,这样的皇帝,似乎根本没有为他著书立传的必要。”

        “在中国,历史学者写的最多的,是秦朝的秦始皇,是汉朝的汉武帝,是唐朝的唐太宗这样的帝王,这些皇帝有着强大的人格魅力,让国民们在他们纵横捭阖、开创盛世的伟业中感动地流下热泪。”

        “至于那些昏君的故事,基本被当做反面教材和故事,目的是为了告诉大家,这样的人,应该被永远钉到历史的耻辱柱上头去。”

        “而《末代皇帝》没有这样拍,没有美化,没有贬低,它只是把溥仪当作了一个普通人,一不小心诞在了帝王家,莫名其妙地立为皇储,然后被时代裹挟着不断向前、向前、再向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