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三寸金莲》
“文化反思和寻根文学思潮是不同的。”
冯骥才坐在讲台中央,侃侃而谈,今天在京城开办了一场他的作品讨论会:
“在我看来呢,寻根文学之中,传统文化显示了穷的魅力。而文化反思是什么?这是带有强烈社会性和现实性的,是对社会问题开掘的再深入。
这是以鲁迅为开端,注重在宏观上把握民族文化特征,紧紧的对准现实,对传统文化有强烈的批判性,撕掉那种‘家丑不可外传’的遮羞布,从民族文化心态中寻找阻碍前进的心理因素.
基于这种理解,我给自己设计了一套在我计划当中大约是六部至八部的中篇一期组成的文化反思,我给这些起的总名叫《怪世奇谈》。
第一部就是《神鞭》,《神鞭》仍沿着鲁迅对民族劣根性批评的路子,用辫子为象征表现出民族文化中的惰力。
而在《神鞭》的基础上,我进一步探索,发现了新的问题:既然民族文化深层有这样的劣根这样的惰力,为何能持久顽固,五四新文化的洪流都不能将其涤荡,反而在后来又恶性大爆发,成为改开的强大阻障。
我认为,这是由于传统文化是种更厉害的东西,就是魅力。
它能把畸形的、病态的、人为扭曲的清规戒律,变为一种有魅力的美,一种公认的神圣的美的法则。
当人们浸入其中,还会自觉不自觉地丰富和完善它,由外加的限定变为自我限定,由意念进入潜意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