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而言之,它看见孤苦无依的老太太死了丈夫和儿子,眼睛也快瞎了,好容易盼来了稻子的好年成,虫灾却又来了;

        它看见渔妇的孩子得了重病,想喝水却不能,渔妇一心打鱼,自己累垮了,打到的鱼也干死了;

        它看见一个女人因为要被赌棍丈夫卖掉,连夜跑到这里,跳河了。

        这些人在稻草人眼中都非常可怜,但它又无法帮助它们,对于人世间的悲剧,稻草人什么都挽救不了、改变不了。

        最终,在内疚感与无力感之间纠结的稻草人“倒在田地中间”,与悲剧同眠。

        鲁迅评价说《稻草人》是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的。

        这文章后来也上了教材。

        其实从这篇文章,也能看出儿童文学早期的创作都是内涵非常丰富的。

        就像是这篇《稻草人》,老妇人、渔家女、弱女子的不幸遭遇都映射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普遍的辛酸和困苦。

        而“儿童本位论”是这几年文学界才渐渐兴起的主张。

        所以范用猜测,或许在叶圣陶那里,相较于当下的儿童文学作品,他会更欣赏《小王子》这样的儿童文学作品,这种具有思辨精神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