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恰逢江弦访问日本,就未能及时的切身感受到国内舆论环境。

        回家的路上,江弦去到路边的售报点。

        “要什么?”营业员问。

        “有《文艺报》么?我要11月的。”

        “有。”

        营业员嗑着瓜子,递过来一份。

        作为文艺评论界的重要阵地,看《文艺报》就能感受出如今文艺界的舆论风向。

        “还要点儿别的不?”

        江弦又挑选几份其他期刊,各路喉舌。

        回到虎坊路15号,他喝一口水,捏起《文艺报》扫了一眼。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