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大学,图书馆的暖气还未完全暖和起来,但却丝毫无法阻挡学生们的热情。

        就在今年,特殊时期关闭的外国阅览室重新被打开,允许普通专业学生本室阅览,但不可借出。

        梁左忿忿不平的踏进图书馆,军绿色挎包里,装着来自《京城文艺》的退稿及退稿信。

        他完全无法接受,他熬了几星期夜,呕心沥血赶的稿子,就这么轻易的被编辑部给毙掉了。

        恰巧,第11期的《京城文艺》刚刚送到,梁左直接借走,找一处角落坐下。

        他倒要看看,那些能登上《京城文艺》的作品究竟是什么水平?

        翻阅了两条,脸上浮现出不屑。

        刻意的跟随《伤痕》步伐,缺少人物性格的塑造、文化韵味的展示、生机勃勃的叙事、个性纷呈的语言...

        虽然他未必能做的更好,但在他眼中,这些算不得多上乘的作品。

        “《京城文艺》,不过尔尔。”梁左脸上泛起不屑。

        继续往后翻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