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鲁士号的抛物天线缓缓转动,将中心波束对准飞来的那架蚊蚋,后者的电台中更加混乱。

        干扰开启110秒后,这架蚊蚋在距离靶船8公里的地方成功释放了2枚AIM-9L未受明显影响,只需要10秒就能命中。

        导弹很正常地在导引头指示下飞向目标,但当倒计时归零后,唐文看到的是海水中近乎同时溅起两朵不大的水花。

        干扰奇效了,很明显导弹内部的电路出了问题,却因为速度过快眨眼间就进入海中,没有精准记录下失效距离。

        “没关系,这起码印证了拦截效果是真实的,现在就是测干扰距离。”

        另外两架蚊蚋依旧在向外飞去并测试无线电,当距离约1300公里时,电台成功滤掉了衰减严重的干扰信号,两架蚊蚋成功用电台建立起联系。

        电科14所的预估印证了两条,如果1300公里半径还能干扰正常通讯,那至少可以确定300到500公里内帝国的航母战斗群都会陷入麻烦。

        “洪水”系统成功了。

        当计时器来到10分钟,机组自动关闭,进入【000】全功率散热模式,需要大约1个小时的冷却才能让在爆炸边缘的电子管冷静下来。

        早期的传统电子管寿命很短并且并不耐热,国内为了研制“洪水”甚至专门投资去升级了电子管技术,才达到了严苛的作战需求。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