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妇人白浣微笑道:“阳戏班子,西南诸地多有流行,巴蜀少民众多,村寨习俗各不相同,咱们要走陆路,难免要经过。”
“扮成阳戏班子,到哪儿都受尊敬。”
“那敢情好!”
沙里飞乐道:“还亏我机灵,在丰都时,就请长贵老哥给弄了行头,咱们扮上,也能腾出点空行李箱子。”
说罢,就带人上前,从骡子身上卸下几个木箱,打开后,全是些戏服,道具,斗篷和傩面等物。
老妇人白浣开口道:“阳戏班子,都需头戴傩面,若是经常游走各地,有真本事的班子,更是时时刻刻披着斗篷,戴着傩面。”
“一是神秘,表明身份,二也是修行,正好适合咱们遮掩身份,到哪个寨子,都会受人尊敬。”
“这阳戏脱胎于傩戏,多为迎神、酬神、送神,祈福消灾,又分赐福戏、贺寿戏、仕进戏、婚娶戏、送子戏、逗乐戏等。”
“戏分内坛外坛,共二十四戏,即二十四坛法事,外坛唱戏,交给老身,内坛就有王道长主持。”
“即便碰到较真的,也看不出差别…”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