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已至此,谁都能看清书院重要性,地方勋贵自然也不甘人后。
“哼,铜臭之物安登大雅之堂?”
前排一位头发花白的侯爷冷哼一声,捋须道,“老夫侄孙,家学渊源,于金石地理之学颇有天赋,堪为书院基石。此事,还望监正与韩尚书通融。”
另一位伯爵也接口:“正是,书院乃千秋基业,当以培养栋梁之材为重。犬子自幼对火器图谱着迷,愿拜入元丰大人门下做个学徒!”
原本书院成立,他们反对是因为从此提拔的官员,会挤占科举名额,但如今才发现,书院涉及到众人根本利益,且木已成舟,自然要掺和一手。
一时间,殿堂之内极其热闹。
而那圆脸络腮胡的瓦剌使节,全程冷眼旁观席间争抢,只在元丰提到“火器改良”时,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厉芒,转瞬又挂上礼节性假笑。
还有的使节偷偷向外打量,却发现蒸汽机原型不知何时已被运走。
严九龄面上维持着官场应酬的笑容,既不过分热络,也不完全推拒,言语圆滑地将这些“请求”一一归拢:“诸位拳拳之心,书院铭感五内!”
“然学额、荐举之事,皆需遵循《格物典章》评议流程,一应事务,皆待山长大人到任后,由礼部与书院共同裁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