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学 > 综合其他 > 泼刀行 >
        “万家烟火似都城,元室曾经置大盈。估客往来都满载,至今人号小临清。”

        松江府朱泾镇,便是前世的上海,如今被叫“小临清”。

        即便入夜,喧嚣和繁华也扑面而来。

        尤其李衍有嗅神通和耳神通,各种细节都瞒不过他的探查。

        河岸巷口,堆成小山的江南毛竹正被脚夫们扛进商铺,竹梢扫过“苏杭绸缎”和“松江棉布”的招幌,扬起一片细尘和南音的叫骂声…

        巷尾的晋商骡马队踢踏过青石板,里面几名汉子却操着北疆口音,身后竹筐背篓里,还隐约传来泥土和老山参的味道,应该是和晋商合作的赶山人…

        西岸,七十二座官窑已升起晚炊,窑口喷吐的黑烟与晚霞纠缠。

        浑身是汗的窑工们正搬着砖,砖面“景隆十三年窑户张”的戳记还清晰可辨…

        那是临清贡砖,因采用黄河“莲花土”和近二十道工序,“击之有声、断之无孔”,成为京城皇宫的主要建材,每砖皆刻有烧制时间、窑户及工匠姓名。

        还有明显来自江南的精致画舫,里面不仅有丝竹曲乐之声传来,还有女子轻笑声,葱白小手,将磕掉的花生皮扔进水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