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这些我都接受了,并且努力让自己去改,只是暂时还没被解禁。

        怎么说呢?碰触敏感话题,被屏蔽也是正常。的确,有利于搭建绿色的网络环境,对祖国未来的花朵也是一种保护。

        同样,也非常考验作者的写作功底。

        有些敏感的词汇,作者是不能明写的,只能委婉地通过自己的描述来让读者明白,嗯,这和“内涵”有点相似。

        感觉,这也很好,能提高作者的写作水平和减少低俗风的盛行。

        当然,万物皆有利弊。

        这种保护有好处,自然也会存在一些隐患。

        保护过度的感觉,就像父母对子女过度的爱,属于溺爱。

        文章中有些伤大雅的词汇被打叉叉可以理解,可是有些生物学上的专有名词也会打上叉叉,尽管所表达出来的内容没有那些污秽的意思,但一样无法幸免。

        我不禁思考,难道文学的包容性就那么的脆弱?连生物学上的专有名词都包容不了?那么初中生物书里的一些敏感的器官专有名词,是不是都要打上叉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