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鸣人带着复仇的情绪杀了长门,那么被长门杀死的人也就真的是被杀死了,并且也带不来和平。经过这一战,鸣人就更加坚定了自己为忍者世界带来和平的方式——放下憎恨。

        这段剧情对我的影响是引起了我在这段时期的思考——如何追求自己的梦想?

        感觉要得到,就意味着要失去。

        要放弃一些很难放弃的东西,才能得到一些很难得到的东西。

        完全和平相对而言是很难得到的,憎恨也是很难放弃的。因为放弃憎恨就意味着要无视心中的天平,就比如敌人杀死了他最亲的人,他却要平和地原谅那个敌人。你觉得,要做到这样难吗?嗯,非常难!因此,完全和平也是非常难。

        如果我要追求我的梦想,那就意味着我要放弃很多,改变很多,比如坏习惯,坏习性。

        虽然很难,但至少选择去相信,去尝试改变。就像鸣人,虽然很想复仇,但至少去选择相信一次。因此,就有了埋下伏笔的开始。

        那段剧情还有一部分是关于自来也的预言,预言里表示,自来也会写书。

        当时,没有人明白自来也为什么写书,自来也当时也想不明白写书会对他未来有何影响,但他也真的走上了写书之路。

        在鸣人为了替师父自来也报仇而修炼的过程中,他看到了自来也写的第一本书,也开始了解到了自来也更多的过去以及他心中的想法。所以,才有了试着去相信师父自来也的选择。

        鸣人能化解长门的憎恨,也是因为拿出了那一本书道出了长门与那本书的渊源,才让长门想起了当初,才会醒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