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渐暗,明亮的星辰悬在天幕上,淡薄的月光沿着山脉游走,落在起伏的山林之间,能见到雄山之上立着一座光明闪闪的关隘。
此关隘如同白石堆砌,光彩极盛,神光灿灿,与其说关隘,不如说天门——正是中原前往关中的第一关【酂门】!
大魏自关陇立国,根基在关内,此关本也是魏帝遣魏将廉浮修建,名叫【函关】,后来魏灭,此关被齐帝废弃,荒废多年。
等到大梁建立,拓跋家自以为继承魏统,又在关中建都,便重修此关,拓跋玄郯遣其弟拓跋玄酂以明阳法统铸此关,这才有了今日的【酂门】。
正因如此渊源,此地可谓是明阳光色闪闪,流光驰骋而来,撞了这明阳光色,便有片片青色落下,公孙碑神色略沉,驻足不前。
洛下失守的消息深夜到达赵都,闭关的公孙碑惊醒,从高平前来,准备前去大漠的江头首紧急折返,从朔方前来,都花费了不少时间,等到各方扯罢了皮,诸神通到达酂门,竟然已经是第二日的傍晚。
将近一天一夜。
公孙碑甚至觉得有些可笑
‘一天一夜,大魏荡平关外的肃慎,也不过一天一夜。’
而大赵,作为关前沃野的洛下失联了一天一夜,甚至人手还没能出酂门,大魏哪怕将要亡国了,驻守在朔方的崔峻前去洛下御敌也不过十个时辰。
‘还不如小修的动作来得快。’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