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急,我不是瞎说,咱们用事实说话。”

        陈品清了清嗓子,表情认真起来,开始了他的“引经据典”。

        “唐宋八大家,韩愈,够有名了吧?大文豪!他在自己三十五岁那年,写过一篇《祭十二郎文》,里面有句话,叫‘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

        “家人们,翻译过来就是:我才三十多岁啊!眼睛就花了,头发也白了,牙齿都开始晃荡了!惨不惨?”

        “后来,他还专门给自己的牙写了首诗,叫《落齿》,诗里说:‘去年落一牙,今年落一齿。俄然落六七,落势殊未已。’意思就是去年掉一颗,今年又掉一颗,掉着掉着,‘dUang’一下掉了六七颗,剩下的也都摇摇欲坠!这哪是掉牙,这是牙齿在组团离家出走啊!”

        【我靠!三十多岁牙就晃了?我现在三十五,天天啃排骨,感觉牙还能再战五十年!】

        【难怪韩愈的文章那么有劲儿,感情是把啃骨头的力气都用在写字上了!】

        【牙齿:罢了,这肉我嚼不动,先走一步,你自己拿汤泡饭吧。】

        陈品继续道:

        “还有诗魔白居易,也深受其苦,牙疼得‘三日卧’。后来掉牙了,他也写了首诗,叫《齿落辞》,对着自己掉下来的牙是又叹气又不舍。”

        “最惨的,当属南宋大诗人陆游。据不完全统计,他老人家一辈子写了一百五十多首跟牙病有关的诗!在《龋齿》里,他写‘龋齿虽小疾,颇解妨食眠’,疼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脸都抽抽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