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这话,瑟琉斯的脸色终于微微变了,他干瘪的脸皮抽动了一下,而后缓缓叹了一口气:
“切片之说需要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而定,神性萌发实验并不简单,如果我随口说出一个号码,你会信吗?
所以,还请耐心听我讲完。
【神性】想要迸发于人性之中,单纯靠个体意识的臆想和杜撰是断无可能的,这是自远古纪元以来的共识。
所以为了在人性中"孕育"神性,教会早就将重点放在了不同生命体之间的交互上,只有意识间交流迸发的火花,才有可能"异变"为【神性】。
当然,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我们并非想要直接创造出【神性】,而是在观察在人性的交互中,有没有可能分裂出一丝在数据和形态上与【神性】相似,哪怕是在某个瞬间有相似性的异变人性。
而这种异变的人性被我们称之为【萌发神性】。
但是经过几代人的摸索,我们发现想要通过不同生命体的交互去孕育【萌发神性】这事是绝无可能的,因为他们对彼此的认同感太低了,缺少了"共同认可"这种关键情绪。
这种情绪被认为是一切【神性】的基础,它还有一个更神圣的称谓,那便是......
信仰。
不过在实验中,我们更倾向于把它称作信仰的雏形,"共同认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