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学 > 都市小说 > 烟火岁月 >
        林秋水的姑父是林家庄邻村人,到煤矿工作后,靠着吃苦耐劳积攒了一些积蓄,林秋水的大姑林承慧便带着两个儿子搬到了阳山。

        然而,大姑搬到阳山还不到三年,就不幸因病去世。两个表哥还小,没人照顾,就被姑父送回林家庄姥姥家,跟着姥爷姥姥生活。直到二表哥到了上学的年纪,两人才又去阳山与父亲团聚,在矿区开启了学习和生活的日子。

        林秋水常听家里人说起阳山,那儿高楼大厦密密麻麻,商场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市民们出行不是骑自行车,就是乘坐公交车,不再像村里那样全靠双脚走路,顶多能坐个马车就算不错;夜晚的大街灯火辉煌,上厕所都不用出门,吃饭时用的是小碗。

        关于这最后一点,让林秋水记忆深刻,因为村里人常说,城里人用小碗是为了防止农村串门的亲戚吃太多粮食,所以才故意用小碗,让村里人不好意思连吃七八碗。后来林秋水到城市工作后,才知道这说法要多荒谬有多荒谬,纯粹是以山里人的狭隘想法,去揣度城市人的心胸做法。

        从林家庄到天威镇只有八里路,全是坑坑洼洼的土石路。一大早,林承贤就带着林秋水搭乘单位运货的卡车,十多分钟后便抵达了天威镇。在火车站买票时,林秋水透过售票窗口,瞧见了邻居林雨清。

        林雨清五十多岁,岁数比林承贤还大几岁,可论辈分林承贤是他叔叔辈,林秋水和林雨清是平辈。天威到阳山的火车票一块钱一张,林雨清一边和林承贤打招呼,一边利索地办好了八点的两张车票。随后,他对林承贤说道:“大叔,你来得有点早,离发车还有一个多钟头呢,要不先到我宿舍歇会儿?”

        林承贤摆了摆手说:“不用,你忙你的,我带着秋水去粉末厂走走。”

        粉末厂,是林家庄乡镇企业站下辖的一家工厂。林家庄乡镇企业站从修造站起步,在林承贤的精心经营下,陆续创办了麻纺厂、打铁厂、油坊、陶管厂、耐火砖厂、车床厂、化工厂、采石场,在天威镇开设了粉末厂、石子厂、贸易公司,在河西省阳山成立了煤矿队等,总共下辖十六个企业。林家庄乡也因此声名远扬,前来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成了月光县乡镇企业的样板和标杆。

        粉末厂的单厂长平时就住在厂里。林秋水听着父亲和单厂长交谈,大致了解到这家粉末厂是生产飞机轮胎、汽车轮胎橡胶材料的。厂子建在车站附近,一是因为这儿靠近矿山,挖山取材炼钙方便,二是便于将产品运往全国各地。

        聊了一会天以后,单厂长亲自把林承贤和林秋水送到车站。临上火车前,单厂长从衣兜里掏出两个桔子,递给林秋水,让他在车上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