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学 > 都市小说 > 烟火岁月 >
        “行!”他点了头,话语干脆,“我尽力帮。但咱得按厂里的规矩来,体检、手续一样都不能少。”

        后来,建东和路兵也顺利进了厂,虽然分在了不同的班组,但一到有空的时候,就去找林秋水玩。几个人凑在一块儿打扑克、喝一块钱一瓶的本地啤酒、天南地北的胡侃,说得最多的还是老家那些人和事。狭小的宿舍里时常爆发出哄堂大笑,仿佛一下子又把他们都拽回到了那个不知愁滋味的光腚少年时。

        不过,人情这张网,一旦撒开了,就远不止能网住几个故交旧友。

        千山也是林秋水的同学,但关系远不如前三个人那般铁瓷。学生时代,他总是独自坐在教室最角落的位子,沉默寡言得像块石头,林秋水甚至有点记不清他具体长什么模样了。可千山的父亲礼清,却是个极善于钻营走动的人。为了儿子的工作,他前前后后跑了三趟,登门去拜访林秋水的父亲林承贤。

        “大叔,你看咱们也是几十年的老邻居了,我这儿子你不是不知道,读书不上道,又没个像样的手艺,眼瞅着就要一辈子窝在这土坷垃里了……”礼清坐在林家院里那个小马扎上,双手紧张地搓着,眼睛里闪着急切的光,“听说秋水兄弟在市里大烟厂站住脚了,能耐大着呢!您看……能不能让他帮衬一下,拉千山一把?”

        林承贤咂巴着旱烟袋,烟雾缭绕:“这事儿……唉,我不好替他答应啊。秋水在市里,那也是端人家的饭碗,有他的难处。”

        可礼清硬是豁出脸皮,一连来了三趟,话说得一次比一次恳切,一次比一次低声下气。林承贤终究抹不开这乡里乡亲的面子,在林秋水回家的时候,说:“千山他爹都来好几回了,话说到那份上,实在推不开。你在不为难的情况下,能搭把手就搭把手吧。”

        林秋水坐在院子里,沉默了片刻,还是应了下来:“行,我尽力办。”

        就这样,千山也进了烟厂。林秋水起初觉得,多一个人,不过是集体宿舍里多一张床铺的事,食堂里多一双筷子的事。可他万万没想到,这其中的关系,远比他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没过多久,林秋水老家那扇木门坎,几乎快要被踏平了。沾亲带故的远亲、邻居家的表亲、同学家的舅妈姨父……一个个都打着“好久没见,来看看”的旗号上门,实则话里话外,绕来绕去,都离不开安排工作这个词。有人直接向林承贤开口:“大爷,能不能让秋水也帮我闺女寻个临时工的活儿?她能干着呢!”也有人拐弯抹角,旁敲侧击:“听说烟厂里头又要招人了?我家那口子身子骨壮实,可能吃苦了……”

        林秋水的父母被这络绎不绝的人情搅得焦头烂额,不胜其烦。母亲樊玉珍常在夜深人静时对着丈夫叹气:“你说说,怎么就那么多人想让帮忙去烟厂呢?”

        父亲林承贤也只能无奈地摇头苦笑:“孩子在外头有了出息,家里头就得替他挡着这些人情债。这叫光宗耀祖,也叫树大招风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