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科举当道,科举之中,当权者又尤其看重儒家学说,这就导致,尊儒术者众多。

        但对古人而言,他们所追随的思想,和自己的信仰也差不多,姜芜为何对苏拾卷有那么多的不确定性,便是因为她所不理解的,文人风骨。

        这些人遵循自己的理想,义无反顾的踏上这条道路。

        所以,谢明朔这一招实在是很高。

        大宣不过建朝三载,不认同者不在少数,毕竟忠君二字,实在是让谢明朔这个皇帝可叹又无奈,身为帝王,自然是希望这天下所有人都能忠君才好,可却又觉得无奈,前朝末期,虽然战乱不断,天下纷扰,可皇帝,总归还是活着的。

        有些时候,这些文人也迂腐的让他憋闷。

        而这一次,因着神女之故,谢明朔可是切实的赢了一把,与其让这些人都盯着他这个皇帝不放,反正都是要写文章,那就不要都来给他写了,去辩,去论吧。

        文人难道就没有弱点吗?

        不,他们也是有的。

        谢明朔甚至都没有昭告天下,只是起建学宫这件事,还是将无数隐匿在世间的,百家学说的继承人,引诱到了京城来。

        毕竟,曾经的稷下学宫,对现在的诸子百家来说,更像是一场遥不可及的梦,不可追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