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一出面,矛盾纠纷很快化解,根本没有发生任何肢体冲突,甚至没有多人参与现场对骂。
在网上却狂欢的好似过年一样。
那些所谓的“深度”公众号已经一个个马不停蹄的开始深挖所谓“事件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什么社会戾气加重,生活负担加重,人们消费降级,心中怨气积压忍不住对陌生人释放……
梁峰觉得他们都是闲的。
这只是一个社会的偶发事件!
只是一个不懂得变通的年轻保安恰好遇见了刚刚决策还没有来的及告知所有业主的业委会,再一不小心遇见了一个轴的不行的外卖小哥。
这都是个例。
不涉及个人极端,没有血腥暴力,围观的人虽多却也不过都是吃瓜看热闹,怎么就让他们说的好像社会乱的要打群架一样?
炒作这样的热度对破茧有什么好处?
梁峰忍不住想起年前黄灯笼的团拜会后晚宴,那个操着一口美国音普通话的留学生对他不清不楚的言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