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根本没有功夫去伤春悲秋或者感慨唏嘘,因为光是活着就已经用尽全身力气了,每天都是持续战斗状态,像个被生活的鞭子抽打的陀螺,一刻也不敢停下脚步。

        停下,就会倒下。

        现在衣食无忧,天下太平了,凌晨反而没有以前的锐利和锋芒了,对权力、财富、地位和人际交往失去了全部兴趣。

        那句歌词怎么唱来着?

        数风云叱咤,不过道道伤疤。

        越是经历过人情冷暖和见识过世态炎凉,就越是失去少年心气儿。而这玩意儿,是不可再生之物。

        现在转头回望来时的路,最好的时候,还是在修建里阳桥、做临颖县尉的那会儿,自由人的身份、当地刀枪炮、吃喝不愁有个互相依赖和信任的好媳妇,每天开开心心不知愁滋味,任它流光易逝,我自笑对春风。

        也许是冯延去世带来的伤感,在凌晨自己都未察觉的情况下影响了他的心性。

        杜甫年轻的时候,写出“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晚年却是“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苏轼心气儿还在的时候,写出的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到后来却是“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李贺十八岁写下“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二十七岁却成了“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