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浅在信息的洪流中挣扎,几乎要迷失。就在意识即将涣散的边缘,她猛地抓住了那根连接着她与苏璃的金色丝线。苏璃那边传来一股稳定而强大的支持力,如同暴风雨中的灯塔。

        同时,她脑海中浮现出养父在煤油灯下为她讲解数学题时慈祥的侧脸,浮现出“星光公益”图书馆里孩子们拿到新书时闪亮的眼眸,浮现出陈默在战斗中永远挡在她身前的背影……

        这些具体的、充满情感的记忆,成为了她在无边信息海洋中的“锚点”。

        她开始尝试着收缩感知范围,如同调节望远镜的焦距。城市的喧嚣渐渐淡去,星河的引力不再扰动她,她将“视线”聚焦于圣樱学院本身,聚焦于钟楼之下。

        景象陡然清晰。

        她“看”到了陈默。在现实世界的钟楼顶层,陈默依旧保持着她们触摸“心之瞳”前的姿态,但他周身的时间流速缓慢得近乎凝固,只有他眼中那抹深切的担忧,如同凝固火焰,灼烧着林浅的意识。

        她还能“看”到更多——钟楼的石材内部,能量如同血液般沿着古老的回路缓慢流淌;地下深处,那个曾被她们摧毁的量子计算机残骸,依旧散发着微弱而不祥的波动;更远处,那些曾被苏璃父亲标记为“克隆体”的冰棺所在方位,传来阵阵微弱却同源的生命信号……

        “我……我好像能做到……”林浅喃喃自语,她尝试着将一丝意识延伸出去,轻轻触碰钟楼墙壁内一条淤塞的能量回路。

        在现实世界中,那条由特殊合金铸造、埋藏在石壁深处数百年、早已被学者认定为普通装饰线条的回路,突然亮起了微不可查的淡金色光芒,一丝纯净的能量如同获得生命,开始在其中缓缓流动。

        与此同时,苏璃也在经历着自己的蜕变。

        她的感知方式与林浅不同。她更倾向于“连接”与“解析”。她的意识如同无形的触须,轻易地渗透进周围的一切物质——古老的书籍、玉石的祭坛、甚至构成空气的分子。

        她“读”懂了一本以未知合金为页、记载着恒星熄灭过程的“书”,瞬间理解了其中描述的熵增定律的某种终极应用;她“分析”出祭坛玉石产自一个早已毁灭的星系,内部蕴含着强大的空间稳定特性;她甚至能短暂地“同调”空气中游离的电子,让它们按照某种简单的逻辑排列,在指尖凝聚出一小簇跃动的、可控的电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