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克想着前期可以从现代运输过去,慢慢再想办法
可以尝试在厂内用坩埚炉自行熔炼配制“土法稀土镁硅铁合金”。这需要反复试验配比,过程危险,且成分极不稳定。
这是最大、最难的技术壁垒,是“从0到1”的突破。
孕育剂上,也可以从现代运输过去高效孕育剂,再从1950时空慢慢找75硅铁。
硅铁还是相对好找的。
还要改造熔炼设备,也就是冲天炉,需要采用碱性炉衬,尝试在炉内或炉外进行脱硫处理,尽最大可能降低原铁水硫含量。
这是成功的前提!
还要千方百计提高出铁温度,以保证球化反应顺利进行。
球化处理工艺上,只能用最原始的冲入法。
即在堤坝式浇包的一侧凹坑内放入碎块状球化剂,盖上铁板或硅铁粉,然后冲入高温铁水,利用铁水的冲刷和热量使球化剂反应。
检测与质量控制上,因为没有任何现代化检测设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