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克同志,我正想着找你。你们厂这两天的情况我听说了,任务压得很重,干得不错!”沈局长示意他坐下,“怎么,遇到大困难了?”

        陈晓克没有寒暄,直接切入主题:“局长,困难确实不小,主要是产能实在跟不上了。现在不仅是市里各厂的维修件。我们厂就那么几台老设备,刘师傅他们几个人,就是天天不睡觉也干不完。长此以往,只怕要耽误大事。”

        他诚恳地看着沈局长:“局长,我想请求政府的支持。厂子需要扩充,需要增加设备,增加人手。否则,恐怕难以承担起您和上级期望的重担。”

        沈局长听完,沉吟了许久,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他站起身,走到窗前,看着外面略显萧瑟的院子,叹了口气。

        “晓克同志,你的难处,我懂。你想扩大生产,支援建设,这份心,我更懂!”他转过身,语气沉重而坦诚,“但是,现实情况,我得跟你交个底。”

        “设备…”沈局长摇摇头,“全新的,一台也没有。预算没有,指标更没有。现在所有能生产新机床的厂子,任务都排到明年去了,优先保障的是东北和华北的重工业建设以及…部队的兵工厂。”

        JX省制定的一些计划,都因为朝鲜战争,给军工让路了。

        他话锋一转,带着一丝无奈和期望:“不过,废旧设备倒是还有一些。物资局的仓库里,还有一些老旧床子,多是抗战时期遗留下来的‘万国牌’,破的破,残的残,很多都缺零件。我可以批条子,让你自己去挑,拉回去。但是,能不能修好,能不能用起来,全靠你们自己想办法。这算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了。”

        “人员…”沈局长说到这个,神色稍缓,“这个倒是可以想想办法。劳动局那边登记在册的、有机械加工经验的老师傅虽然不多,但还是能挤出两个调给你。另外,我可以让街道再给你们多安排几个成分好、手脚勤快的学徒工。老师傅带学徒,是我们现在的老传统,也是解决人手问题的好办法。”

        他走回桌前,双手撑在桌面上,目光灼灼地看着陈晓克:“晓克同志,政府现在的难处,希望你能理解。所有的资源,首先要保证大局,保证军工。我能给你的支持,就是政策上的允许,以及这些破铜烂铁和有限的人手。剩下的,就要靠你们‘前进厂’自己闯出一条路来了!怎么样,有没有信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