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孔子当时,并不没有明确谈论这个东西。

        孟轲身为后一代的大儒,又身处百家争鸣的鼎盛之时,则必须给“人性”做一个定论。

        做什么是符合“人性”的,人何以跟野兽相区分呢?

        因此,

        在和告子的辩论中,孟轲正式提出了“人性善”的理论,用以讲述:

        “人”,何以为人。

        人之性也,

        有恻隐、明羞恶、生恭敬、明是非。

        分别对应儒家提倡的“仁义礼智”这四大道德。

        但是孟轲自己也曾说过,“道德”是世人所公认的,而不是人天生便具有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