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邺城围观当地人修渠也好,

        或者选个荒郊野外席地而坐晒太阳也罢,

        何博只觉得那种“我不该在这里,我应该在河底”的斥力变得越来越小。

        因此,何博养成了“暗中观察”漳河两岸的习惯。

        就是此世到底还不够繁华,很多地方地广人稀,赵魏韩三家在结束了美好的合作分晋之后就迅速敌对起来,使得漳河两岸因为可能的烽火,变得更加荒凉。

        何博很多时候,只能暗中看下路过的野生动物,或者野人饮水——

        当然了,“野人”不可能真的是野人,而是此时特指的,没有居住在城里,被诸夏纳入统治范围的乡野之人、野蛮之人。

        春秋战国之交,因为分封制实行了数百年,而被各个诸侯国夹在中间的野人数量还是挺多的。

        至于第二件事,

        则是何博对自己金手指的探索。

        原本代表“掌控漳河”的绿色进度条满载后,便消失了个干净,徒留何博和黄条相看相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