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两个小节后,第二组小提琴进来,演奏的正是刚才第一组小提琴演奏的旋律。
这时候,第一组小提琴演奏的旋律则出现了变化。
这一段旋律是用对位法,对照着最开始的两小节旋律,按照多声部的纵向逻辑以及作曲的横向逻辑写出来的。
再过去两个小节后,第三组小提琴也加入进来,演奏的还是最开始那把小提琴演奏的旋律。
第二把小提琴演奏的则是刚才第一把小提琴演奏的旋律。
第一把小提琴演奏的依旧是用的对位法,对照第二把和第三把小提琴的旋律写出的曲子。
然后,无限循环就此开始。
除了后期的变奏之外,三把小提琴外加一组低音的旋律没有任何变化。
甚至可以说,这首曲子一开始只写了四个小节,然后就完成了整首曲子。
但就是这种简单的变化,在一个一个声部加入进来,并且开始循环后,整首曲子给听众的听感完全不一样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