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份內容是关於“机核无人”,上次的聂荣...表示想再来考察一次,多带些人。

        因为翟达手机联繫不上,就转为林舒遥处理。

        翟达爽快的签了字,不过具体事项会交由齐林团队自行接洽,一方面减少自己工作量,另一方面也要给別人耀眼的机会。

        如果无人机武器化真的能得到大规模支持,未必会以“採购”的方式进行,毕竟与“碳化硅模块”不同,那是零部件。

        翟达猜测,可能会成立合资企业或联合研发,但无论哪一种他都能接受。

        他不贪图这部分的利润,虽然也不觉得会亏待自己就是了。

        一串串內容,翟达或签字同意,或驳回待定,林舒遥已经准备的足够精准,两人效率很高。

        当然这些都只是涉外部分,涉內事务在电脑办公系统里更是堆积如山...以及一些高管恐怕等著敲他的门面谈。

        最后,则是翟达最关心的內容“π”的进展。

        在他离开的十天里,接到邀请36名天才中,已经有十二位抵达了东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