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国子监预科生是地方学政推荐上来的,本来胡伦还担心这些寒门学子基础不好。

        但是很快胡伦就发现,基础不好根本不是什么问题,最重要的是这帮学子的求学之心。

        老师和学生也是互相感染的。

        胡伦幼年家贫,也知道读书不容易。

        面对这些同样出身的寒门子弟,胡伦也拿出了热情,还专门拿出课余时间给学生答疑补课。

        胡伦甚至还仿照《送东阳马生序》,给自己的学生写了一篇劝学的文章。

        这篇文章胡伦用了真情,写出了自己少时求学的不容易,又对在场预科生提出了未来期许,写完以后胡伦又在课堂上念了一遍,让课上的学生都感动不已。

        等着下课的时候,名叫孙文启的预科生找上了自己。

        原来这个孙文启原本是京师的报童,因缘际会被推荐入了国子监预科。

        孙文启是整个班上基础最差的学生,但是孙文启又是班上天资最高,学习最刻苦的。

        孙文启听完了胡伦的文章,向胡伦建议向《乐府新报》投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