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翰林,京师可都将这些楼称为‘苏公楼’。”

        苏泽连忙谦虚的说道:“苏某何德何能,岂敢称公。”

        黄宗禹连忙说道:“苏翰林解决了京师官员的住房问题,世人称呼一声‘公’又如何?苏翰林的那封《大庇天下寒士疏》,可是被下官誊抄悬挂在公房中,日日提醒自己要尽快让京师百官住上新房。”

        苏泽看了一眼黄宗禹,没想到这看起来憨厚的土木老哥,说话竟然这么好听。

        苏泽身后的罗万化等人也对视了一眼,这位工部主事如此“上道”,肯定会被苏泽记住,那距离升迁也不远了。

        ——

        九月二十六日。

        这一期的《乐府新报》上,除了刊登草原和谈的具体细节,又在二版刊登了新式水泥土楼的进展。

        烂面胡同的五座楼已经完工,廉租给了翰林院和六科都察院的无房官员。

        报纸还采访了几个住进去的官员,众人都十分的满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