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但是什么是君子?什么是小人?”
“这句话历代就解释错了。”
“先师所在的时代,君子是指‘劳心者’,也就是食肉者。与此相对,小人就是‘劳力者’,也就是平民和奴隶。”
“这句话应该这么解,要对士人提出道德要求,让他们遵守,对于普通百姓则要拿出实际好处,引导他们活下去。”
“这就是我说的,‘君子要先言利,再言义’,对百姓要利在义先,先要用利来引导他们走上正途,然后再对他们提出义的要求。”
法严和尚愣住了,还能这么解释?
你们读书人真会玩啊,我们和尚解读佛经可没这么厉害。
不过这也是正常的,所谓“我注六经”,历代大儒都是这么玩的,当年朱熹王阳明也干过,何心隐这么干也不奇怪。
但是这和办学校有什么关系?
何心隐说道:
“大师,我要办的,不是让人读书参加科举的学校,而是让百姓掌握一技之长的学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