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思忠看着苏泽的奏疏,不装了是吧?直接上书干涉阁臣了?
苏泽在奏疏中写道:
“臣伏思,漕运与河工,实为社稷命脉所系。漕粮输京师以固根本,河道通则万民安枕。”
“然今漕河诸务,分隶工部都水司、户部漕运司及河道总督,事权散漫,呼应不灵。工部但治黄修防,户部但督催转运,兵部但护漕防变,事各分责而权无总摄。比年河患频仍,漕途屡滞,实因责不专一、临事推诿之弊也。”
杨思忠看完倒是也赞同苏泽的看法。
正如苏泽所说的,大明漕河事务分数不同衙门,朝堂和地方之间没有明确的责任划分。
如果是军国重务,这么划分还情有可原,算是互相制衡。
但是大明这种漕河管理体系的问题,完全就是因为祖传屎山代码的缘故。
后来虽然设置漕运总督,驻节在淮安,又给漕运总督加了巡抚的监察权和工部侍郎的职衔,但漕运总督真正能控制的,也就是大运河淮河段。
漕运还有个总督,河务就更加混乱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