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些还在考取乡试的读书人来说,什么教育资源最珍贵?

        名师当然是一方面,但实际上他们比那些有钱人家子弟更缺乏的,还是教辅书。

        科举到了隆庆朝这个时期,已经衍生出了很多科举相关产业,其中教辅书产业绝对是最欣欣向荣的文化产业,没有之一。

        江南各地的书坊,会将一些优秀的八股文编纂成册,命名为《状元册》,再请上所谓的“名师”点评,作为读书人研习八股的教辅书。

        苏泽的同乡,大文豪王世贞,他当年在京师为官的时候,就有脑子活络的苏州书商,重金请他写八股文,然后用最快的速度送到江南刊印成册,这些书在江南被抢购一空。

        申时行这样的状元,也有人重金向他约稿,只不过大部分考上进士的读书人,不愿意给商人写这些东西。

        苏泽表示将在《乐府新报》上刊登翰林院官员的八股文,在场的贡监生们的眼睛立刻亮了!

        能入翰林院,都是庶吉士起步!

        他们都是穷学生,能维持温饱就不错了,别说是购买教辅书了。

        而且市场上这类书籍鱼龙混杂,盗版正版都分不清楚,如果是不小心买错了书,学到了落第文人杜撰的盗版书,按照那个学这辈子八股就完了。

        别的不谈,至少国子监内,《乐府新报》就能卖爆!

        为首的张纯此时也不顾苏泽是不是奸佞了,直接说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