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里的陈设简单而整洁,靠墙的柜子上摆着不少老照片,其中一张正是陈念之前提到过的、她爷爷和林默爷爷的合影,只是这张照片保存得更为完好,边角没有磨损,照片上两个年轻人的笑容清晰可见。

        林默走到照片前,仔细打量着。他爷爷穿着笔挺的中山装,眼神锐利,嘴角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严肃;而陈念的爷爷则显得温和些,眉眼弯弯,笑容里透着股书卷气。很难想象,就是这样两个看似普通的年轻人,当年竟联手布下了如此精密的局,守护了老街几十年。

        “这张照片啊,可有年头了。”奶奶端着碗筷走过来,顺着林默的目光看向照片,“那时候念念的爷爷刚从学校回来,就住在老街,和你爷爷一见如故,整天凑在一起,谁也不知道他们在忙些什么,神神秘秘的。”

        “奶奶,他们那时候是不是经常去老槐树下的井边?”陈念给林默倒了杯热水,问道。

        奶奶想了想,点了点头:“好像是去过几次,每次回来都弄得一身土,问他们也不说。后来你爷爷突然搬走了,临走前把这张照片留给了我,说等以后有机会,让我交给一个姓林的年轻人。我这守着铺子几十年,总算等到这一天了。”

        林默心里一动,看来两位爷爷早就预料到,未来或许会有需要他们后人联手的一天。

        晚饭的气氛很温馨,奶奶不停地给林默夹菜,嘴里絮絮叨叨地说着老街的往事。林默和陈念偶尔插几句话,大多时候是安静地听着,那些看似平常的家长里短,此刻听来却格外亲切。

        吃完饭,陈念收拾碗筷,林默则帮着奶奶把院子里的藤椅搬到葡萄架下。晚风带着一丝凉意吹过,葡萄叶沙沙作响,倒比屋里更舒服些。

        “小林啊,”奶奶坐下后,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用红布包着的东西,递给林默,“这个,是你爷爷当年落在我家的,你看看是不是有用。”

        林默疑惑地接过红布包,轻轻打开。里面是一个巴掌大的木盒,盒子是用整块桃木做的,表面刻着简单的花纹,看起来有些年头了。他打开木盒,里面放着一枚样式古朴的铜哨,哨身上刻着和双生葫芦相似的纹路,还有几张泛黄的纸条。

        “这铜哨……”林默拿起铜哨,放在手里掂量了一下,质地沉甸甸的,“奶奶,您知道这哨子是干什么用的吗?”

        奶奶摇了摇头:“不清楚,那时候你爷爷总把它带在身上,一吹起来,附近的猫狗就特别安静,不知道是不是有什么说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