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的农户们正按照沈天早先的指点,小心翼翼地引水保墒,确保田土湿润但不涝;拔除田埂和水渠边最后滋生的杂草;更有经验老道的农人,拿着细长的竹竿,轻轻拍打着低垂的稻穗,据说此法能促进籽粒更饱满,减少空壳。
只是当沈家集与沈村的农户路过沈家庄的田地时,都忍不住驻足。
站在田埂上放眼望去,可发现沈家庄附近的那四千七百亩稻田长势明显优于沈家集和沈村。
这边的稻株更为挺拔健壮,足有近一尺高,秆粗叶阔,绿中透出浓郁的金黄,沉甸甸的稻穗几乎压弯了腰,谷粒饱满密实,摸上去厚实有韧性,远远看去如同一片涌动的金浪,满是丰收的气息。
而沈家集与沈村的稻田,虽然也算得上青翠,但稻株相对细弱一些,穗头也显得稀疏短小,谷粒的饱满度肉眼可见地逊色一筹。
管家沈苍在指挥酿酒的空隙,偶尔也会往堡外那片金黄的稻田望一眼。
他眼里满是期待,晚稻很快就要收割了,而现在粮价仍旧居高不下!
虽然青州各地都补种了荞麦,粮价却果如少主预测的那样没有降下来,反倒在这青黄不接之际,升到往年两倍多!预计哪怕秋收,新米米价也将维持在两倍!
沈苍心里盘算着,只要自家这数千亩晚稻顺利收割入库,转手就能赚取难以想象的巨额利润!
更可喜的是,沈家现在的水田,已经有二万零七百亩!
哪怕是按照往年的七石半产量计算,也将高达十五万五千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