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居民用电量的增加,电灯已经基本普及,用电电器增加,所以在电费收取上结束了包灯制,改成了用电分配制。

        这个制度就很玄妙了,李学武也是没听过,应该存在的时间不长。

        就是说,整个大院,甚至整条胡同一块表,毕竟今年才算是将电表国产化的,挨家按也按不起。

        由街道同电厂的工作人员一起,挨家挨户统计电器数、功率数、人数,以及工作和在家时长。

        这种的大数据的搜集和统计很吃工夫,计算的时候倒是不费劲儿,拿设计好的公式直接往里套。

        到日子了,总表一抄,跟各院负责人一打听,谁家用多少,大概齐,这么一算,稀里糊涂就得几毛钱。

        各家有吃亏的,也有占便宜的,但也就大差不差,没那么大的差别。

        除非似是李学武家里这般,一周回来住一天的,那指定少,没商量的。

        而日常生活就在这儿的,那就多些,但你家多一分,她家少一分的,你还能较真出用电时长来?

        就是三大爷家那么省钱的也没说跟收电费的去计较这个,毕竟这个时候的电还是神奇玩意儿,你自己一定弄不得,早晚得求着人家头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